有機農產品具有比較自然、衛生與安全的觀念,應為消費者接受,至於其品質與營養價值如何?僅就蒐集之研究報告彙整摘述如次: 一、在風味方面 根據美國農業貿易季刊報導,全美國數百位美食主廚認同有機食品風味較一般食品為佳 。同時國內研究報告亦指出,有機農耕法栽培之稻米其游離糖含量較高及直鏈澱粉含量 較低,其食味品質較佳。另以化學農法栽培之香蕉往往較為粗大,且果肉會有硬心;葡 萄果粒雖然較大,但有時會有明顯的藥斑;枇杷果皮常會皺曲且較不易撥離、果肉硬、 風味較差之缺點;而以有機農法栽培對上述化學農法栽培有改善情形。 二、在營養成分方面 根據美國農業貿易季刊報導指出,有機食品未必比傳統食品更有營養,但有機食品不用 人工殺蟲劑、除草劑、殺菌劑及化學肥料,產品較為衛生安全。另國內研究報告顯示, 白米中,磷、鉀、鎂、矽等元素含量以有機法較化學法高,鋅、錳則相反;就新鮮毛豆 而言,有機栽培法之產品,其粗脂肪、粗纖維、灰分、游離糖含量較化學法略高,而胺 基態氮、不溶固形物含量則較低。由於有機農產品因全部使用有機質栽培,它所吸收的 養分也與一般化學栽培者稍有不同,通常有機農產品的錳含量較低,其它如鋅、銅、鎳 等金屬含量有時候也較低。至於有機栽培之水果其糖度、酸度及礦物質含量較高,水分 較低,且有顯著差異。 三、在硝酸鹽含量方面 在大量施用化學氮肥下,蔬菜中之硝酸根與亞硝酸根含量可能會累積(Vogtmann and Biedermann ,一九八五年);至於有機栽培大量使用有機肥料下,由於有機質不斷的 礦化,是否也會因氮素供應多而造成硝酸鹽的累積,為研究者重視之課題。根據中興大 學土壤環境科學系之研究報告指出,尚無證據顯示植株施用有機肥料其硝酸態氮含量比 施用化學肥料為高之情形。 四、在農產品貯存期限方面 根據台中區農業改良場試驗結果,化學農法栽培之楊桃儲藏五天即開始產生褐斑,八天 就劣變,有機楊桃到第十二天才有劣變情形;另化學農法栽培的番石榴亦較有機栽培者 約早一星期劣變。另有研究報告指出,有機農產品有耐儲藏性較久之特性,可能與不溶 固形物、糖分、礦物質含量有關。
資料來源:行政院農委會